
中资 PCB 产值称霸警讯,专家:中国厂急追拼半导体自主

TechNews科技新报
2024年11月20号
作者 中央社 记者 江明晏
2024年11月20号
作者 中央社 记者 江明晏
中资印刷电路板(PCB)产值今年可能超车台湾,登上全球第一。台经院分析师邱是芳认为,中国本身有品牌出海口,国产替代政策下,利润非首要考量,而因应半导体自主化,中国厂正跨足IC 载板,虽与领先的台厂还有一段差距,但未来竞争不可忽视。
台湾电路板协会(TPCA)与工研院产科所近期发布「2024中国大陆PCB产业动态观测」,预估2024年中资PCB产值将快速成长至267.9亿美元,年增16.6%,全球市占率将提升至32.8%,可能一举超车台厂,成为全球PCB产值第一。
台经院产经资料库分析师邱是芳对中央社记者表示,产值意味着规模大,以市场影响力而言是一个指标,因此中国许多产业都有力求放大营收、规模化的现象。
她进一步说,对台厂而言,获利是第一考量要素;而中国厂更重要的目标是符合政策要求,在国家补助下,利润不见得是首要考量,中国厂可能会透过杀价竞争方式取得订单,以追求规模化,更重要的是要呼应「国产替代」目标。例如投入更多经费研发高阶产品,替代本来和海外厂商采购的零组件品项,或政府会要求国产车必须有一定的比重采购本土零组件。
此外,邱是芳指出,PCB硬板对中国而言是最主要的产品,优势来自于中国在手机、车用与其他领域也有很大的出海口。苹果先前采用红色供应链,随着中国厂投入HDI、软板,排挤台厂生意;但近几年许多台厂如华通、健鼎、耀华、金像电等都成功转型,从以往仰赖手机应用订单为主,跨足AI伺服器、低轨卫星、车用HDI等更多新领域。
TPCA指出,为推动半导体产业自主化,中国启动第3期「国家大基金」,将AI晶片和高频宽记忆体(HBM)列为核心投资方向;随着中国推动国产晶片自主化,也将进一步推升其载板业务的成长。
在新能源车领域,TPCA指出,中国产制新能源车在全球占比已超过6成,政府政策不仅于购车补贴与税收减免,更进一步要求汽车制造商优先采用本土供应链,有助于提升中资PCB厂商的市占率。
国内载板三雄欣兴、南电、景硕拥有技术领先优势,未来是否会面临中国厂竞争。邱是芳坦言,原本IC载板的主导厂商是台、日、韩,但为了要满足半导体自主的需求,中国厂加速追赶、进步很快,像深南电路、兴森科技就跨足IC载板。
她进一步说,IC载板相较传统PCB的技术层次本来就比较高,中国厂初期跨足的领域以BT载板为主,应用端为手机、穿戴装置、记忆体等。由于中国厂商近期明显扩大记忆体产能,在需求支撑的前提下,自制率也能拉升。
而IC载板中,ABF载板技术层次较高,市场在2020年至2022年也因为扩产不及、良率不高,出现一波ABF供不应求、产品涨价的荣景。
邱是芳指出,中国厂目前也在投资ABF载板产能,但是技术端尚未突破,产能和良率有限,「中国厂与台日韩厂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」;但未来中国厂产能放大后,推估会先用在成熟制程的ABF载板,例如PC、网通、车用的部分,而台日厂的ABF载板产能则会优先供应利润更好的伺服器与高阶交换器。
邱是芳认为,目前台厂与中国厂之间的「产品定位和主要客户,还是有相当的差异」,但必须正视中国厂的追赶与未来可能面临的竞争。
【免责声明】
本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馗鼎无关。
内容性、文字阐述和原创性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内容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仅供读者参考,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馗鼎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,Inc.
59 Alley 21 Lane 279, Chung Cheng Road, Yung Kang City, Tainan, TAIWAN
TEL:886-6-2323927 FAX:886-6-2013306 URL: http://www.creating-nanotech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