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AI 世界神经中枢诞生!矽光子技术点燃 AI 光通讯新战场

TechNews科技新报
2025年10月27号
作者 YuShan C.
2025年10月27号
作者 YuShan C.
AI 时代不再只是晶片的竞技场,「光」正成为决定算力极限的新主角。
辉达(NVIDIA)近日于官网宣布,旗下首款采用「共同封装光学」(Co-Packaged Optics, CPO)技术的矽光子网路交换器Spectrum-X正式亮相,并获得甲骨文(Oracle)与Meta两大云端巨头导入。这意味着AI光通讯时代正式启动──资料中心的速度瓶颈,正被「光」所打破。
随着辉达以矽光子整合技术进军高速交换市场,AI伺服器内部传输结构将全面升级,带动光模组、光收发器及高速连接器需求爆发。台湾供应链如联钧、波若威、华星光、上诠等光通讯厂商,有望成为这波浪潮中的最大受惠者。
传统电传输正逐渐难以支撑AI模型庞大的资料吞吐需求。而CPO(共同封装光学)透过将光模组直接与交换晶片整合于同一封装,大幅缩短讯号传输距离、降低功耗,并提升频宽密度。矽光子技术让晶片与光学元件可在矽基板上运作,形成低延迟、高速且可大规模扩充的AI资料中心传输架构。
辉达正朝「AI网路架构平台商」转型?
另一角度来看,这代表AI硬体进入「由电转光」的临界点。过去十年AI效能瓶颈在算力,如今瓶颈已转移到资料传输效率。谁能率先解决「资料中心内部延迟」问题,将掌握下一代AI基础建设话语权。 CPO不只是技术突破,更是一场能源与架构的重构。
辉达Spectrum-X将「光」纳入AI伺服器的神经网路,藉由矽光子交换器可支援每秒数百Tb级别的传输量,并与其GPU集群形成「光速互联」的闭环架构。不仅提升AI训练效率,也为大规模生成式AI与超级电脑运算奠定基础。业界视此为「AI网路交换器的新纪元」,象征资料中心从「电互联」迈向「光互联」。
笔者认为,辉达不再只是晶片公司,而是朝「AI网路架构平台商」转型。 Spectrum-X代表辉达对资料中心整体架构的垂直整合,从GPU到交换器都纳入自家生态。不仅巩固其市场地位,也对传统网通巨头构成压力。未来AI基础建设的竞争,将从晶片效能延伸到整体「网路拓扑」的掌控权。
光通讯元件成为AI伺服器核心零组件之一,台湾厂商具备完整的光模组制造链。例如:联钧、波若威在高速光收发模组制造技术领先,华星光具备CPO封装与光引擎设计能量,上诠供应关键光连接器与高速传输零件等。法人也预期,未来三年内AI光通讯需求将以每年超过30%的速度成长,台厂有望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举足轻重角色。
台厂如何从代工角色跃升为设计伙伴
台湾在半导体与光电制造的深厚基础,具备承接CPO时代契机的先天优势。不过,挑战在于研发与客制化能力仍受限于国际大厂主导规格。若台厂能在「光电整合封装」与「热管理技术」上取得突破,将有机会从代工角色跃升为设计伙伴,进一步提升议价能力与全球能见度。
当AI训练模型规模以百亿、兆级参数成长,算力再强也需「光速」支援。从GPU到矽光子交换器,AI基础设施正从「运算竞赛」转向「传输革命」。谁能掌握「光」的主导权,谁就能在AI战场中抢得先机。
这场「光的革命」不只是技术演进,更是生态位移。 AI的下一步不在更强的晶片,而在更聪明的连结。从能源效率、散热管理到模组设计,光通讯技术将重新定义AI资料中心的架构逻辑。可以预见「算力」与「光力」将成为AI基建的双引擎,驱动整个科技产业进入新一轮投资与创新周期。
【免责声明】
本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馗鼎无关。
内容性、文字阐述和原创性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内容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仅供读者参考,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馗鼎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,Inc.
59 Alley 21 Lane 279, Chung Cheng Road, Yung Kang City, Tainan, TAIWAN
TEL:886-6-2323927 FAX:886-6-2013306 URL: http://www.creating-nanotech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