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A-20935187-3

AI 世界神經中樞誕生!矽光子技術點燃 AI 光通訊新戰場

AI 世界神經中樞誕生!矽光子技術點燃 AI 光通訊新戰場
TechNews科技新報
2025年10月27號
作者 YuShan C.
 
 
AI 時代不再只是晶片的競技場,「光」正成為決定算力極限的新主角。
 
 
輝達(NVIDIA)近日於官網宣布,旗下首款採用「共同封裝光學」(Co-Packaged Optics, CPO)技術的矽光子網路交換器Spectrum-X正式亮相,並獲得甲骨文(Oracle)與Meta兩大雲端巨頭導入。這意味著AI光通訊時代正式啟動──資料中心的速度瓶頸,正被「光」所打破。
 
 
隨著輝達以矽光子整合技術進軍高速交換市場,AI伺服器內部傳輸結構將全面升級,帶動光模組、光收發器及高速連接器需求爆發。台灣供應鏈如聯鈞、波若威、華星光、上詮等光通訊廠商,有望成為這波浪潮中的最大受惠者。
 
 
傳統電傳輸正逐漸難以支撐AI模型龐大的資料吞吐需求。而CPO(共同封裝光學)透過將光模組直接與交換晶片整合於同一封裝,大幅縮短訊號傳輸距離、降低功耗,並提升頻寬密度。矽光子技術讓晶片與光學元件可在矽基板上運作,形成低延遲、高速且可大規模擴充的AI資料中心傳輸架構。
 
 
輝達正朝「AI網路架構平台商」轉型?
 
另一角度來看,這代表AI硬體進入「由電轉光」的臨界點。過去十年AI效能瓶頸在算力,如今瓶頸已轉移到資料傳輸效率。誰能率先解決「資料中心內部延遲」問題,將掌握下一代AI基礎建設話語權。CPO不只是技術突破,更是一場能源與架構的重構。
 
 
輝達Spectrum-X將「光」納入AI伺服器的神經網路,藉由矽光子交換器可支援每秒數百Tb級別的傳輸量,並與其GPU集群形成「光速互聯」的閉環架構。不僅提升AI訓練效率,也為大規模生成式AI與超級電腦運算奠定基礎。業界視此為「AI網路交換器的新紀元」,象徵資料中心從「電互聯」邁向「光互聯」。
 
 
筆者認為,輝達不再只是晶片公司,而是朝「AI網路架構平台商」轉型。Spectrum-X代表輝達對資料中心整體架構的垂直整合,從GPU到交換器都納入自家生態。不僅鞏固其市場地位,也對傳統網通巨頭構成壓力。未來AI基礎建設的競爭,將從晶片效能延伸到整體「網路拓撲」的掌控權。
 
 
光通訊元件成為AI伺服器核心零組件之一,台灣廠商具備完整的光模組製造鏈。例如:聯鈞、波若威在高速光收發模組製造技術領先,華星光具備CPO封裝與光引擎設計能量,上詮供應關鍵光連接器與高速傳輸零件等。法人也預期,未來三年內AI光通訊需求將以每年超過30%的速度成長,台廠有望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舉足輕重角色。
 
 
台廠如何從代工角色躍升為設計夥伴
 
台灣在半導體與光電製造的深厚基礎,具備承接CPO時代契機的先天優勢。不過,挑戰在於研發與客製化能力仍受限於國際大廠主導規格。若台廠能在「光電整合封裝」與「熱管理技術」上取得突破,將有機會從代工角色躍升為設計夥伴,進一步提升議價能力與全球能見度。
 
 
當AI訓練模型規模以百億、兆級參數成長,算力再強也需「光速」支援。從GPU到矽光子交換器,AI基礎設施正從「運算競賽」轉向「傳輸革命」。誰能掌握「光」的主導權,誰就能在AI戰場中搶得先機。
 
 
這場「光的革命」不只是技術演進,更是生態位移。AI的下一步不在更強的晶片,而在更聰明的連結。從能源效率、散熱管理到模組設計,光通訊技術將重新定義AI資料中心的架構邏輯。可以預見「算力」與「光力」將成為AI基建的雙引擎,驅動整個科技產業進入新一輪投資與創新周期。
 
 
 
 
【免責聲明】
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馗鼎無關。
內容性、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,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、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僅供讀者參考,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
 
 
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 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,Inc.
59 Alley 21 Lane 279, Chung Cheng Road, Yung Kang City, Tainan, TAIWAN
TEL:886-6-2323927 FAX:886-6-2013306 URL: http://www.creating-nanotech.com 

我們將使用cookie等資訊來優化您的體驗,按下同意或繼續瀏覽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。欲瞭解詳細內容,請詳閱使用條款&免責聲明

我同意